- 金錢
- 4692
- 威望
- 2380
- 貢獻值
- 10396
- 推廣值
- 0
- 性別
- 女
-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最後登錄
- 2023-12-24
- 主題
- 824
- 精華
- 0
- 閱讀權限
- 70
- 註冊時間
- 2021-7-4
- 帖子
- 870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3-12-24 17:04 |
---|
簽到天數: 375 天 [LV.9]以壇為家II - 推廣值
- 0
- 貢獻值
- 10396
- 金錢
- 4692
- 威望
- 2380
- 主題
- 824
|
樓主
發表於 2021-7-20 09:36:33
1.科学常识
01 : 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竟是舌头。
02 : 张开眼睛打喷嚏是不可能的。
03 : 憋气自杀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04 : 每一次你舔一张邮票的背胶,你就吸收了十分之一卡路里。
05 : 右撇子平均比左撇子多活九年。
06 : 鳄鱼无法伸出它们的舌头。
07 : 北极熊都是左撇子。
08 : 某些狮子可以一天之内交配50次以上。果真是万兽之王呀...
09 : 鸵鸟的眼睛比脑袋大;而海星至今还没演化出脑子。
10 : 跳蚤可以跳过它们350倍身长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美式足球场。
11 : 一只被摘掉头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 所以还是当场立刻打死好
12 : 长颈鹿没办法咳嗽
13 : 猫头鹰是唯一能够分辨蓝色的鸟类
14 : 一只鲸鱼一分钟心跳只有九下
15 : 巧克力含有一种称为苯基的化学物质,跟你谈恋爱时大脑里头可以制造出来的东西一样
16 : 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可以放大缩小自己的鼻孔
17 : 一只牡蛎的性别会由男变女,此后一生中还会变个几次
18 : 艾菲尔铁塔的草稿蓝图摊开来有超过14000平方尺的面积
19 : 在太空中太空人是没办法哭的,因为没有地心引力,眼泪流不出来
20 : 瞎眼的变色龙还是有能力变色来适应周遭环境
21 : 大象死后还会保持站立姿势
22 : 有些昆虫没有头还可以再活上一年
23 : 达芬奇光是画蒙娜丽莎的嘴唇就花上十二年
24 : 玻璃破掉时,玻璃碎片的时速最高可达每小时三千英哩
25 : 乳牛听音乐时可以供应更多牛奶
26 : 下午摘下的玫瑰比清晨摘下的玫瑰更能持久不枯萎
27 : 一只70磅的章鱼可以穿过一个仅一枚银币大小的洞因为他们没有脊椎
28 : 一只鲨鱼可以侦测到水中仅百万分之一含量的血液
29 : 其实, 河马跑得比人快
通常在死后30分~2小时内开始僵硬,9~12小时后会全身僵直。之后的30个小时会持续僵硬,接下来软化,经过大约70个小时恢复原状。通常情况下是如此,但如果周围气温高于35度的话,僵直和软化都会加速,只要24个小时即可恢复。死前剧烈运动后,蛋白质在体内较容易凝固,死后僵硬也会比平常快。
※ 自杀,用枪抵着脑袋开枪时,会在弹孔周围留下烧焦的痕迹,且周围皮肤的颜色也会加深。
且子弹进入的洞比出的洞小,血流的也较少一点,一般情况下只有自杀才会留下焦痕。
※ 肺部穿孔,即使想呼吸也会因肺部无法扩张而不能顺利呼吸,这便会造成窒息死亡。死
前大概能痛苦挣扎10~15分。
※ 溺死:口中稍带水渍,瞳孔放大,且有出血现象在眼粘膜上,耳膜也会因水压,而造成破
裂引起出血。
※ 中毒:嘴唇先泛起微紫色或黑色,接着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此现象;眼睛有时会瞪着
,两手紧握拳头,腰腿蜷曲等。
※ 被勒死:喉部明显有一道深深的紫色痕迹,瞳孔放大做痛苦状,舌头有时伸出且变成紫
黑色。
※ 用茶清洗伤口中和毒性是处理遭遇海蛇等的咬伤的最佳办法,因为茶中含有的丹宁可以
解毒;另外负责吸出毒的人也要用茶漱口以防中毒。
※ 食物中毒时,可以用绿豆磨碎冲水灌服可以暂时缓解毒性。
※ 把盐素与酸性的清洁剂混合后,会产生有毒气体。
※ 死者皮肤成粉红色,且有些斑点由皮肤内向外呈出,明显是氢氧化钠(Na OH)中毒致死
;若毒在胶囊中。则至少要融化15分钟才能显出毒性。急救时最好用含蛋白的东西漱口,
如:牛奶。PS:氰酸钾是难溶于冷水的.
※ 外科医生的食指上会留下一道深而明显的痕迹,这是因为经常打包扎线所留下的。
※ 死者的发稍有些微烧焦,身体肌肉极度僵硬,这是高压中电而死的特征。
※ 电流从手指尖流进身体所形成的烫伤,会使手指成为灰白色。
※ 吃了氢酸钾可能会引起窒息死亡(氢酸钾有杏仁味)。
※ 若是在花上下毒,花本身也应先枯萎。
※ 表面看起来是咬断舌头“自杀”的死状,有时是因为吸入毒气或吞入毒物引起痉挛造成
的。
※ 毒菌有很多种,有些还会发出猛毒的毒素。毒菌还可以拿来做药,但还有毒性,所以平
常最好别吃。
※ 二氧化碳中毒:人周围气体中含超过20%的二氧化碳,那么吸入后会剧烈痉挛,几秒钟便会咬舌而死且身体冰凉。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会沉在特定空间的下面。
※ 若是大量出血引起的痉挛,必须用绳子扎紧伤口附近止血,防止血流过多,接下来是揉
按心脏。
※ 如果人的内脏被弄破,会有一种特殊的内脏气息。
※ 山洞中回声大的话就表示没路了,若回声小的话表示还有路。
※ 硫化硫酸钠(漂白剂)能解氢酸钾毒。
※ 珍珠的表面是由碳酸钙组成的,最怕酸性的腐蚀,所以在碰名贵的珍珠时,一定要带手
套或用手帕包着,若不用的话,会使珍珠碰到手上的油渍,使珍珠表面光泽消失得更快。
珍珠表面的光泽寿命最多30~40年,以后便会慢慢褪色。
※ 将尸体埋在土中,让身体不能接触空气,尸体腐烂的速度会是正常速度的1/8,在水中
会更慢。
※ 一般失踪超过七年就被确认是死亡了,若是自然灾害或是灾难造成的人失踪,超过一年
就被确定死亡了。
※ 用钝器打击人的头部甚至会造成锉裂伤。通常第一击不会有血溅出,但伤口周围会有伤
痕,第二击在同一地方,血才会喷出。
※ 上下唇粘膜出血,颈部有点状表皮剥落,及皮上有片状出血,眼结膜出血等表示有扼颈
过程。
※ 死者若被人扼住颈后用钝器打击头部会造成颅内严重损伤,呼吸系统衰竭死亡。
※ 食用亚硝酸钠一定量时,也会至人于死命。急性中毒只有少量毒性进入骨髓。
※ 食用亚硝酸钠一定量时,也会至人于死命。急性中毒只有少量毒性进入骨髓。
※ DNA指纹图有着高度个体特异性,统一个体不同组织之间的一致性,他的重复率是几十
亿分之一,几乎全世界都没有相同。
2 侦探常识(侦探必看)
※洞窟里的蝙蝠通常会栖息在入口300公尺(100米)的范围内
※在森林里听到某人呼喊的声音不可能从一个方向传来,而是从四面八方
※在雪上撒盐可以加速雪融化,所以事先在雪上撒成脚印的形状能在下雪后形成脚印
※在北半球地区,一般当地时间6时左右太阳在东方,12小时左右太阳在天顶*南方,18时左右太阳在西方。在南北球地区,6时左右太阳在东方,12时左右太阳在天顶*北方,18时左右太阳在西方。这也可以大约地判明方位。
※如果遇险者的手表已损坏或走时不准,可先用指北针确定时间。先测得太阳方位角,用太阳转1小时的角度数15除后再加上1,所得的数值就是当地时间。例如,测得太阳方位角为180°,则当地时间即为180÷15+1=13时。
※利用木棍阴影定方位:放一根直杆或木棍,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小石子放在直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小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是东西方向,与AB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相反方向是北方)
※白天如云层厚密,看不到太阳,这时还可利用自然物体的特征来辨别方位。
1。在旷野中,独立的大树朝南一边的树叶茂密,朝北的一边则比较稀疏。
2。从锯断后大树的树墩上可以看出,树的年轮是朝南一边稀疏,朝北一边则稠密。
3。树干或岩石上的苔藓通常长在背光处,在北半球,朝北或东北那面苔藓较多;在南半球,则朝南或东南那面苔藓较多。这一方法不是很准确的。
4。北方地区,北坡雪多、树木多,而南坡少雪,树木也少。
5。秋天雁南飞,而春天雁北飞也可用来辨识方位
※人永远不可能用自己的舌头舔到自己的手肘
※人在打喷嚏的时候无法把两只眼同时睁开,在打喷嚏若过于强劲,会导致胸腔破裂,但是如果你想要将这个喷嚏强行忍住,却会导致你头或者是脖子中某个血管破裂,睁着眼打,说不定也会把你的眼球给一起打出来
※憋气自杀也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如果你打电话超过一个小时,那么你耳朵里的耳屎会增加大概 700 倍左右;
※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可以放大缩小自己的鼻孔;
※一台波音747的机翼长度恰巧是莱特兄弟第一次飞行的距离;
※一只被摘掉头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所以还是当场立刻打死好;
※鸵鸟的眼睛比脑袋大,而猫的尿液是夜光的,猪无法抬头看天,狗是色盲
※苹果切片的香味可缓解紧张,大海的气味能勾起儿时的回忆,熏衣草,檀香等植物的气味有镇静的作用,薄荷味能提高工作效率,桂花,茉莉等气味能增强记忆
※打喷嚏飞出的微粒速度比子弹快,每小时可达100多千米
※中国在写信时是年,月,日 英国则是日,月,年。美国是月,日,年。
※用盐加白醋擦铜器表面,可使其恢复光泽
※衣物上不小心染上了圆珠笔油渍,用烧开的热牛奶可以除去
※微波炉做荷包蛋要用牙签在蛋白和蛋清上戳孔,是为了防止蛋爆裂
※煮鸡蛋放点盐容易剥壳
※维生素C+虾=砒霜,不能同时吃这2种食物
※狮子大喷嚏的表情是微笑
※4月诞生石是钻石,7月是红宝石
为了成功地做好询问工作,你必须对被询问者施加大量的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压力,使他供出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换句话说,询问者必须逐一击破对方的各道防线。
一些国家仍然使用向证人或嫌疑犯施加身体上和(或)精神上压力的方法从他们那里问取情况。一般认为,某人在承受了足够的压力时,就会把任何情况都招供出来。但这“供词”是否真实?在足够的压力下,某人会按审讯者的意图讲出任何话来。
在调查的过程中,询问人员会进行多次询问。询问和审讯的区别常被弄得模糊不清。在此,我们用这些活动的目的来表示这两个概念。询问是为了获取情况,它是一种相对正式的谈话。在询问过程中要做记录,还要对重点情况进行复核。询问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如证人、知情人员、持合作态度的公民和嫌疑犯等等。审汛是对某人进行的系统的发问,它的目的在于确定某人或他人在犯罪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法律上对这两项活动的规定是不同的。前面讲过,询问者必须逐一击破对方的各道防线。大量的教科书都把询问看做是一种柔和的艺术,这就是说,经验丰富的询问者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获取并保持对方的信任与合作,而不用去威胁他们交待问题。
询问公民与证人
询问人员经常询问持合作态度的公民与证人。一般来讲,在公民的心理上感觉舒适的地方,如在他家里或办公地点进行询问,询问人员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调查员应该做好询问的准备工作。有时,做这种准备的时间很短,可能就是对案件的细节作一个回忆。在所有的情况下,调查员都要在接触被询问者之前做好各种准备。只要有可能,询问人员都应该熟悉一下被询问者的情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询问人员在询问开始时就应该首先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这些情况会有助于调查员找到突破口。
大部分公民和证人都认为询问是一件令人紧张的事情,他们不知道调查员要问一些什么问题。同时,对某件事情的新奇感也容易使人感到忧虑和怀有戒备。此外,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使人产生恐惧感,这将会使他们保留一些情况。在询问的初期阶段,询问人员的才智和性格要受到严峻的考验。如果发现了被询问者在某些方面持勉强的合作态度,此时,询问人员必须使之感到心情舒畅,并要试图与之建立友好的关系。询问人员还必须尽快使对方相信他的证词是绝对必要的。
开始接触
询问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询问人员和被询问者开始接触时的态度。开始接触时,紧张和尴尬的局面会使信任遭到破坏,尤其是当询问人员语言刻薄或行为粗鲁的时候,被询问者会觉得询问人员在某些方面讨厌他,这样一来就无法合作了。如果被询问者觉得询问人员对他采取了敌对的态度,他就会作出防卫的反应。为了顺利地得到情况,询问人员对被询问者应该尽力做到和蔼可亲。
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向被询问者问好。谈话一开始,询问人员应该说明自己的身份。询问人员可以开始谈论一些与询问的内容无关的话题,这些很随便的开场白会使被询问者有时间在询问人员面前放松自己。
静听
一旦询问员使被询问者进入了谈话的心境,他应该首先把注意力放到他所需要的内容方面来,不要使会谈走题。他应该允许被询问者完整地讲述所涉及的问题,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打断他的谈话。同时,询问员在谈话中还应该注意发现不一致和疏忽了的问题,可以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使被询问者不要脱离话题。 在被询问者无所顾忌地讲述他所了解的情况的同时,询问员应该对这个人及其谈话的内容进行分析。询问者在很多场合下都能发现,某人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谈话时的态度,或者是他没有讲出来的东西。询问人员必须了解并领会有关问题的一些敏感现象。
沉默
被询问者突然沉默表明他在慎重考虑是否将某一情况告诉询问员。不肯定或突然语无伦次表明他谈到了一个敏感的问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询问员最好检查一下在此之前的问话顺序。突然暴怒可以说明被询问者由于有罪而试图保留情况。证人突然会从一个话题转向另一个完全无关的话题,这一般说明他想保留情况。用策略的、理解的和诚挚的态度去查究这个问题,一般都能发现证人想逃避某一话题的原因。
如果没有经验的询问人员态度急躁,他强迫嫌疑犯说话,此时,由于谈话无法继续进行而导致的沉默将会使他对整个局势失去控制。询问人员不耐烦时会发怒或自己没完没了的谈话。长时间的沉默甚至会使询问人员感到尴尬,因为他觉得主持谈话是他的责任,谈话必须谈出一些东西来。这样一来,当谈话中止时,询问人员就会立即试图去接续话题,一些被询问者马上就会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仍然沉默不语,而询问员就越谈越多。这种长时间的沉默对被询问者来讲也是尴尬的。如果询问人员有耐心,被询问者就会谈下去,还会自动提供另一些情况来打破沉默的局面。
发问
问题提得不恰当会打断谈话,还会限制询问的范围,询问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在询问开始时,询问人员可以提一系列直接的问题。要使证人明白,如果询问人员需要某个情况,他就提问,反之,他就不提问。提出的问题相对少一些会使被询问者认为他所谈到的情况都是重要的。这样一来,他就会痛痛快快地把一切都讲出来。
不能用简单的对或不对来回答大部分问题。询问员要了解的是所有的事实,因而要求对方作一些解释是必要的。对或不对之类的问题对态度勉强的证人有益,因为这些问题可以使他决定是否对真正的问题作出回答。同时,这些问题也会把他限制在对或不对之中。有些人因为要迎合询问员,因为没有听懂问题或不敢不同意而倾向于询问人员的观点,此时的同意并不意味着被询问者在讲实话。
诱导性提问或者说提示性提问与错误的提问有着同样的效果,因为它会使被询问者讲出那些并不是他要说的东西。例如“然后他又干了什么?把东西放进口袋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就会使被询问者作出肯定的回答,因为他不想装作忘记了或没有看见。询问人员应该让被询问者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随意的回答。例如“他把东西怎么处理了?”,被询问者就可能说他没有看见,这样就能避免给询问员一个虚假的回答。其他这样的例子还有“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告诉我他干了一些什么事情?” 应该避免使用快速发问方法来询问对方。一些询问人员认为这种技术能奏效,其实,它只能使被询问者感到迷惑并引起情绪上的紧张。在一个问题未回答之前又提另一个问题会使态度勉强的人保留情况,因为没有让他把话讲完。
间接询问方法是很多承担询问任务的询问员使用的一种有效的技术。运用这种方法时,可将被询问者的供述转换成问题,只要简单地重复一下对方最后的一句话便可以获取更多的情况。例如,被询问者说“我们接着就离开了那幢公寓”,询问员便重复说“你们离开了那幢公寓?”在运用这种技术时,询问员不必做出惊讶的表情,只要重复这一句话就能达到不用指引话题而进一步得到调查内容的效果。
当然,直接询问方法在询问中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理想的做法是等被询问者把话讲完以后再发问,询问人员便可利用一些直接的问题来澄清或核实以前的一些说法。 找到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如何等问题的答案是询问基本要求。
询问人员进行询问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询问员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是系统发问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达到特定的目的。询问的理想顺序是从一般到具体,所以,你应该按照这个原则来组织所有的问题。下面就是在询问时从一般到具体的一个例子:到目前为止,询问表明证人卡特最近曾经协助转移了一批文物,现在要追究的问题是,①还有谁涉及此事;②一共有多少文物;③谁是盗窃集团的头目;④文物来自何处;⑤此事发生的时间;⑥此事发生的地点。
问:你在什么地方拿到那些文物的?
答:在约翰的家里。
问:哪一个约翰?
答:约翰.韦斯特。
问:约翰.韦斯特住在什么地方?
答:住在第5大街拐弯处的一幢房子里,墙上装了蓝色贴面。
问:当时还有什么人和你在一起?
答:还有科比.詹金斯和威廉.奥古汀斯。
问:科比和威廉参与运送文物了吗?
答:参与了。我们都去送了。
问:你们把东西送到哪儿去了?
答:送到布雷.弗雷德利家去了。
问:你们带了多少文物去他家?
答:我带4个口袋。
问:一袋装多少?
答:大约7、8件。
问:你们每人都带了4袋去他家?
答:对,但科比只带了3袋去。
问:约翰.韦斯特也参与送文物了吗?
答:没有。他只是把文物交给我们,叫我们替他去送。
等等。
询问可以依照这个顺序继续往下进行,直至询问人员满意地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时为止。为了按照符合逻辑的顺序去了解那些尚未掌握的事实,你必须把有关的问题连接起来,首先在脑子里把已经掌握的情况回忆一下,然后再提出一个与前面的事实有着逻辑上联系的问题。 当你第一次问到某个物品的数量时,也许你很难得到精确的答案,但你可以参考这个数字来确定更加具体的数量。如果被询问者说他送去了两袋文物,这并不一定能讲清楚这些文物的数量,而通过参考这个数字可以匡算这两袋文物实际数量或重量的近似值,你对究竟有多少东西就比较清楚了。在被询问者的描述和所说的数量含糊不清或不确定的时候,你可以参考一个标准,把问题和已知的物品进行比较。比如,被询问者说“约翰身材高大”,如果你对“高大”这个概念比较模糊,你就可以问他“约翰比你高吗”或“约翰的体重比你重吗”等问题,这样一来,被询问者的陈述就比较具体了。
控制回答技术 这种技术可用来鼓励被询问者说出询问人员想要获取的情况。例如,为了鼓励被询问者承认他了解的某个事实,询问员说:“我知道送文物时你在场,你能否详细地谈谈当时的情况呢?”这比起“送文物时你在场吗”这种问题来,会为被询问者承认这一事实提供更大的鼓励因素。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你和此事无关,我肯定你会愿意和我谈谈这个问题,对吗?”这种提法和“把你知道的情况告诉我,好吗”这个问题相比,前者的效果要好得多。
记录
当被询问者开始无拘无束地谈话时,询问人员不应该插话。当某人正在叙述事情的经过时,询问人员要想做完整的记录肯定要打断谈话,证人就会因此分散注意力,忘掉重点;再说,有些人对询问人员当面记录谈话内容的做法感到不自在。一般来讲,审讯官员必须作一些记录,但在谈话刚开始时,做记录必须做到既不显眼而又有选择。他可以记下姓名、住址及反映整个会谈内容的短语,以便核实。然而,最重要的是询问人员必须仔细听。被询问者结束谈话时,询问人员必须核实对方的谈话内容,此时,他就可以一步一步地提出一些直接的问题,作详细的记录。
理想的询问首先要求询问人员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询问者尽可能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使他畅所欲言。询问人员可以谨慎地提一些间接性的问题,然后再仔细地核实对方的陈述,同时还可以再提一些具体的问题,作详细的记录。
询问人员不应该草率地结束询问,如用“好了,你可以走了”这种话结束询问便是不可取的。整个谈话应该在礼貌和友好的气氛中结束。询问人员可以把谈话的内容作一总结,应该明确表示对方的谈话很受欣赏,要感谢对方所花费的时间及其合作。在谈话时和谈话结束以后使用这些礼貌的言辞会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并能促进双方的进一步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