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2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孩童在玩这三种社区健身器的时候要注意

[複製鏈接]

6385

主題

19

好友

2萬

積分

版主

美腿丝袜控…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2024-5-11 01:52
  • 簽到天數: 218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9667
    金錢
    57530
    威望
    25639
    主題
    6385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附件高人 文章達人 附件達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愛因斯坦 永久貴賓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版主 伴壇終老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09:41:29
     一个4岁的小女孩,在玩小区健身器里的坐蹬器时,腿没有撑住,人直接撞到柱子上,导致会阴部出血,尿道断裂。所幸经过尿道修复术后康复,北京儿童医院创伤骨科宋宝健医生现在回想起这个病例来,还十分紧张:“当时就怕会影响到小女孩的生育功能,幸好没事。”
      宋宝健说,天气缓和了,孩子穿得少了,户外活动也增多了,因玩小区健身器而受伤的病例明显增多,一个月差不多三四十例。这还不包括就诊时没有说明受伤原因的,实际受伤数目可能更高。
    孩子们在健身器上“大显神通”
      某日下午5点20分,记者路过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小区的户外健身区时,五六个小孩正在这里“大显神通”。
      在名为“跑步机”的健身器械上,一个5岁大的孩子正撒欢地跑着,“我们都叫它飞腿轮!”记者试了试,这种机器下边是一排非常滑的滚轴,跑时必须用手扶住。还有个小孩蹲在旁边摸快速旋转的铁轴。
      跑了两下,这个孩子又奔向了旁边的“肩关节康复器”,那里悬空吊着四五个同伴。这种器械由4个带把手的活动轮子组成,现在则成了孩子的吊环。旁边站着个不到三岁的男孩,眼巴巴地看着大哥哥们。
      正看着,旁边传来“啪”的一声,吓了记者一跳,原来一个孩子坐在“坐蹬器”上,腿没撑住,铁椅直接撞在了柱子上,好在那个小孩及时用手扶住。旁边两个“健步机”上,小朋友看着摄影记者在拍照,竟然把手松开,一晃一悠,吓得记者连忙上前扶住。“孩子跑得太快,我根本管不住”,旁边椅子上坐着的老太太对记者说。
    手和膝关节骨折最常见
      记者采访了一些家长,他们都很担心这些健身器材的安全问题,但是又无可奈何——孩子们本来就没地儿玩,硬拦着也拦不住,只能尽可能地在旁边做好保护工作。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无限小区的郭女士是受访家长中惟一一个坚决不让宝贝女儿碰这些健身器的,因为自己小区里曾经有一个小男孩从“转腰器”上摔下来过。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学院的赵纪生也说,学校家属区健身的地方经常有孩子摔伤,家长盯着还好,如果没人看着,追逐嬉戏中磕伤碰伤时有发生。
      北京儿童医院创伤骨科主任王强说,在小区健身器上受伤的孩子中,手骨折和膝关节骨折最为常见,玩漫步机、单双杠等最容易受伤。北京儿童医院创伤骨科宋宝健说,稍一疏忽,这些坚硬的钢铁就会变成了伤童的利器,手夹伤、磕伤都算轻的,严重的还会造成手部骨折、脑震荡以及生殖器损伤。
    受损的健身器更伤孩子
      更令人担心的是,在一些社区,健身器械普遍“缺胳膊少腿”。
      在位于北京南三环的康泽园小区,10个健身器材竟然没有一个是好的。漫步机变成“单腿”,固定螺丝早已没有,成了可以挪动的“移动漫步机”。跷跷板也已面目全非,呈扭曲状。转腰器则非常的不平,记者站在上边险些摔倒。
      记者观察到,绝大部分健身器材下边都没有沙地、橡胶等缓冲垫。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的黄光民称,健身器材通常由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由体彩出资,但器材的维护是由所在小区管的。由于这些器械大部分是为成人设计的,因此没有设置缓冲垫。
      但这些奇形怪状的健身器材似乎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记者看到一个小孩子竟然在甩脚的漫步机上睡觉,而原本坐两个人的跷跷板也爬上了四五个孩子。
        漫步机
      危险指数:*****
      上榜理由:漫步机一经快速走动起来,惯性很大,不易控制,再加上有些孩子喜欢双脚同向甩动,整个身子都飞了起来,可能使大腿根部、肩部拉伤,以及腰部扭伤。另外有些孩子等不及漫步机停下来,就着急往下跳,也容易造成摔伤和扭伤。
      特别提醒:家长最好在旁边看护,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一是让孩子保持运动协调,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另外就是告诉孩子,让漫步机慢慢停下来。
        单双杠
      危险指数:****
      上榜理由:很多孩子喜欢在单双杠上表演惊险动作,比如倒挂金钩、荡秋千,甚至吃东西,说笑打闹。不仅容易掉下来,而且往往上去容易下来难,有些孩子就直接往下跳,容易崴脚,甚至骨折。
      特别提醒:家长除了告诫孩子不要尝试危险动作,也要教给他们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比如从单双杠上下来时尽量滑而不是跳。如果往下跳,必须注意姿势,应该前脚掌先着地,然后是整个脚掌,而且腿部保持微微下蹲的姿势。
        转腰器
      危险指数:***
      上榜理由:转腰器本身并不危险,但孩子却喜欢另类玩法:不扶把手,站在转盘上转圈,稍不注意就可能被转出去,轻则摔在地上,重则头磕在转腰器的柱子上。
      特别提醒:家长要告诉孩子,玩时双手一定要扶稳把手,保持平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 06:44 , Processed in 0.05457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