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358|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健美爱好者8年健美之路

[複製鏈接]

6385

主題

19

好友

2萬

積分

版主

美腿丝袜控…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前天 23:34
  • 簽到天數: 2189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9667
    金錢
    57553
    威望
    25641
    主題
    6385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附件高人 文章達人 附件達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愛因斯坦 永久貴賓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版主 伴壇終老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9 11:25:38
      练健美总共加起来有两年,中间因膝伤停了6年。其间从学校里的单双杠到高档的健身中心,硬件的不断升级使我的训练效果也不断提高,但因为伤病和大量有氧运动,围度改观不大。最近打算恢复系统地训练,回忆一下这几年的变化,以鼓励自己。
      喜欢上力量练习是在99年。中考体育测试包括引体向上。体育老师看我瘦,就给我单独加量,下了课带我去做引体。当时我能以标准地姿势做2 个,而满分是10个。老师说引体向上主要是练胸大肌的,平时多做俯卧撑、双杠臂屈伸、多在门框上吊一吊会对引体向上有帮助的。后来我根据肌肉的感受和看《健与美》和《健美》(《健美先生》的原名)学习到虽然胸大肌是引体向上的原动肌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动肌是背部肌群。我那时的数据是引体向上2个,俯卧撑22个,双杠臂屈伸5个。老师说标准动作我已经教给你了,以后就要你自己多练习,多吃点肉。现在想来,这个“多练习、多吃肉”就是健美的训练+营养在我脑中的雏形。后来的一两年我学到:像引体向上、俯卧撑、双杠臂屈伸这样基础的动作也可以通过很多变化来刺激肌肉的不同部位或不同的肌肉。
      同学们掌握了前摇后摆的借力引体向上之后成绩提高的很快,很多人都在一个月之内从最初的两三个做到满分十个,而我花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才提高到14个,一点都不借力的。双杠臂屈伸提高到40个,可惜当时只注意次数的增加,没有记录体重和围度变化。
      那三个月我一直坚信引体向上和双杠练得都是胸,所以一天做引体,第二天做双杠,这样交替,每天做三组,每组力竭。当时根本没有组和次的概念。后来发现引体主要练得不是胸,因为我做引体到力竭还能马上做将近30个双杠,从那以后就把引体和双杠安排在一天练,做一组引体,做一组双杠,这算一组,每次练习做大概三组,现在想起来,当时做的竟然是胸背超级组!
      天天做就觉得累了,恢复不过来,就改成练2天休1天,那成了我当时训练+休息理论的雏形,2 days on, 1 day off.
      到了能做十五六个引体时,数量再提高就很慢了。我开始背上书包做,第一组背最沉的,第二组拿出来几本书,第三和第四组用自身体重。现在想来,当时遇到了“平台期”,改变了训练方法使我能继续提高,我最先采用的训练方法是逐渐减重法,而且每组数量也控制在8-12个的经典增肌数量,不禁想笑,当时什么都不懂地瞎练时竟然误打误撞地采用了正确的理论和高级的方法。
      轻松达到体育测试的标准之后,我买了一本叫做《最新男子健美入门》的小册子来指导我的训练,是一个日本人写的,从现在的健美理论看,书中有几个动作是错误的,不过那是当时新华书店里能找到的唯一健美专著。(再后来有了娄老先生的书,好像叫《健美世界》,太贵买不起。)配合〈健美〉来看,当时《健美》比《健与美》更专业一点,就只买前者了,毕竟汽水钱不好攒,只能选一本。我从中认识了老罗、桑贝蒂、迈克马特拉佐、卡特、超人李等明星,如今听说这本杂志已经没落了。为它惋惜。
      健美杂志看得多了,我意识到只通过单双杠是不能使全身肌肉都得到协调发展的,还得去一个叫做健身房的地方。就叫爸爸带我去了省体育馆的健身房,那是99年底,我14岁。当时就被叔叔们壮如牛的身子震撼了。无奈爸爸认为当时练这个还太早,一影响长个,二不安全,三影响学习,就没同意。从后来学习健美理论中明白爸爸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太早上力量会使骨骼提前封住。不过肖恩雷也练得挺早啊。总之那时没练还是有点遗憾的。那之后我又几次自己跑去健身房看大人们训练,真带劲,心里痒痒的,想早点加入他们的行列。这是石家庄最早的健身房,聚集了石家庄健美的前辈们,顾彦利也在这里练。
      我属于弱瘦型,一练就胖,停练就瘦。为了继续练习,99年底买了一副单支15公斤的可调烤漆哑铃,是首次在健美上面投资。又揣上皮尺去学校器械室记下了一些器械的尺寸,打算先自己弄一个长平櫈。我找了一块长一米多,宽28CM的厚木板,长边两侧钉上角钢,卡在两个相同的小板櫈上,上面再放一个软垫,就成了一个平床,拿它做卧推、飞鸟,俯立单臂划船等动作。做深蹲时,只能把哑铃举在肩上往下蹲,而当时手臂根本承受不了15公斤的重量,我意识到现在需要杠铃了,为省钱,我打算只买一根空杆,搭配原有的哑铃片,可是跑遍体育用品商城都是只卖整副杠铃(00年之后才有店铺出售空杆)。我只好去学校器械室量了杠铃杆的规格,请搞机械的叔叔给车一根。叔叔把一根1.5米长的直杆送来时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专业术语,意思是材料和加工过程都很厉害,能经得住至少百十来公斤的重量。我如获至宝,有了这根杠铃,训练效果又好了一步,受〈健美〉指导,每天吃一小盘鸡胸。体重、力量、围度都小有长进。
      又过了一段时间,铃片重量不够了,打算购买更多的片,正巧一家健身器材厂倒闭,其中给我妈妈单位的抵债物资中就有四片总重50磅的铃片,就把它们拿回来了,不久随着着力量的增长这些铃片又不够了,又添加了一些铃片和一根1米2的小曲杆。铃片总共有90公斤了,对当时15岁的我足够。
      再后来,平櫈也不能满足训练的要求,我就想自己焊一台卧推床,专门看了半个月的机械制图的书,就拿起盒尺去学校器械室测量卧推床。刚找了几根钢管,材料搜集到大概一半时,我意识到这个“工程”太浩大,而且成本也不低,就取消了它。
      当一个平床和两副杠铃、一对哑铃已经不能适应我的训练时,我考虑在多功能家用卧推床和办健身卡之间选择一个。省体育馆的健身房是一个群众性体育机构,石家庄的第一个商业性的健身房应该是99年开业的天天形体健身俱乐部,然后是00年开业的马华健身俱乐部,琳达女子健身也是石家庄比较早的一个健身房,但因为是女子的,就一直没去过,他们近年转型对男士也开放之后也没去过。这些健身房的价格记不清了,反正当时年卡很贵,也考虑到路途原因,就在00年买了一台万年青牌的家用卧推床,可以调整为平卧、下斜和两档上斜,还可以做腿屈伸和腿弯举,它使我的训练如虎添翼。过了不久,我还跑遍石家庄,终于在马华俱乐部买到一条腰带,质量非常好,到现在还比较新。马华老师英年早逝,不久她的健身房也倒闭了。天天形体也靠降价来支撑,可见当年石家庄人的健身意识和生活水平都有待提高。
      00年下半年升入高中后,我一直就有的左膝膑骨劳损加重。别说深蹲,连徒手下蹲都疼,腿部训练只能以腿屈伸和腿弯举这两个动作维持,这样的训练使股内侧肌发达度较高,不能和其它三个头平衡,无奈取消了所有的腿部训练。到01年上半年,由于上肢的增长远超过下肢,身体看上去头重脚轻,越练越不协调。难过之下不得不放弃健美训练。该死的膝伤使我拥有令很多女生羡慕的50CM苗条大腿围。为了看上去协调,我高一时天天进行高强度的长跑,以把好不容易练起来的上肢围度减下去,年年校运会长跑比赛除了体育特长生我都是前几名了。回想起来既无奈,又哭笑不得。
      从01年至06年,我几次试图恢复训练,但都因为膝伤发作而中止。
      06年开始跟教练进行羽毛球训练,每周三到五次,每次2.5小时左右,这项运动对左膝关节的冲击不大。07年初因为力量弱制约了球技的提高,考虑找一家健身房练练力量。这时我已经在外地上大学。5年没进过健身房,想不到现在连名字都变了,什么“私人健身会所”、“健身中心”等等,名字很前卫,但我还是喜欢叫它们健身房。找到一家××××健身房,前台小姐说请稍等我给您叫会籍顾问,我当时以为是会计顾问,前台把会计中“快”这个音念成“开会”的“会”这个音了,我心想今天只是看看,不打算交费,找会计干什么,就跟前台说:“谢谢,不用找会计了,你带我参观一下就行。”前台微笑一下说不是“会计”,是“会籍”。这时开了一位年轻小姐,递给我一张名片,看到“会籍”二字,我恍然大悟。参观时,发现如今器械先进了许多,以前的多人站综训机已没有,全成了高档的单站器械和自由器械,跑台的速度竟然能到20KPH,马力达到3匹,还提供免费的弱碱性水,练完能洗澡,这放到以前想都不敢想啊。绕了一圈,会籍请我坐下,介绍卡种,年卡要价1800,我什么都没说她就给降到1600,谈了一会儿又说学生可以打个折上折1500,最低了。我说回去考虑一下,其实根本就负担不起这么贵的卡。过了两天会籍打电话问我考虑怎么样了,说价格可以做到1200,我说再考虑,又过了两天她又问最低1000元去不去。为了避免她再骚扰,我委婉地说价格不是重要的,是距离太远所以去不了。仔细回想这个健身房,我一个还价的字眼都没提,价格就从1800降到1000,这年头身产业大水分真大啊,不多跑几家健身房我还真得吃亏。半年后这家健身房的价格降到了四百多元。
      又跑了一家比较大的健身房,年卡2400,半年后降价到500元。更晕。
      多方比较之后,我在一个特别简陋的健身房办了年卡,300元,没更衣室,不能洗澡,基本没有女会员来。纯粹意义上的大老爷们儿的健身房。卧推架、深蹲架都是老板自己焊的,老式的多人站综训机,钢丝都快断了的十字拉力器,生锈的铃片和哑铃都散落在地上。别说包胶,连漆都没有,装卸片时的声音有时清脆有时沉重,一根奥杆,几根小直杆和曲杆,一根回形杆,一个沙袋,这就是这个健美房的所有装备。想跑步?没有跑台,来健身房的路上跑过来就算热身了。有几个很块儿的壮汉在这里,气氛特别好,后来知道里面有该市力量举该级别第二名,还有几位强人。每次看到他们拿我的1RM重量做20REPS的热身组时,我就想挖个地缝钻进去。有人卧推拿140KG做组时,我就停下手头的训练羡慕地看着。
      拥有那条用料考究、做工上乘的腰带做使我看上去像一个健美老手,也给我带来不少尴尬。健身房里几位练得好的健友都看在腰带的面子上跟我搭讪:小子,腰带多少钱买的啊?真不错啊。哪买的啊,什么时候买的之类的问题接踵而来。当我说出是00年买的时候,健友都用怀疑的眼光打量我,好像在说:“你小子就吹吧!练7年多了怎么可能还跟麻杆似的?”
      大概10天的适应训练结束,我凭前几年积累的知识着手制定一个短期训练计划,上网查资料时搜索到几个国内著名的健美网站,大斌网活跃的气氛、丰富的资料、专业的高度、热心的健友和版主吸引了我,并指导了我的训练。

      计划做好之后我开始了以增加爆发力和肌耐力为目的的练习来辅助羽毛球运动。试着坐了一下轻重量的深蹲,好像不那么疼了,再加,还好,再加,还是不疼,难道腿恢复了?!兴奋之余试探了一下1RM的深蹲,85公斤,还好,伤这么久也不指望能蹲多重,慢慢来吧。
      渐渐地,确定膝盖在做深蹲时没什么问题了,(有些动作还是不行),我放弃了羽毛球,回到最喜欢的健美上来,把训练重点转向增肌和增重。在学校食堂的猪饲料般的饮食条件下,两个月体重增加了4.5公斤,体脂越有增加。无奈腿部因为长期伤病和器械匮乏而增长缓慢。
      07年下半年回到石家庄,换了一家相当不错的健身房,单站设备和自由重量器械都很多,很多设备是只在杂志上见过的,营业面积也很大,价格公道。就在这里安营扎寨,算是正式恢复训练,器械多得从来不用抢,一个部位也有多个器械可以对刺激部位进行细分,不向以前的健身房,练背只能用高位下拉和直臂下拉(像俯立划船和硬拉这些有个杠铃就可以做的动作当然不用说了)。这么好的训练条件,再加上吃了点粉,体重稳步增长,高兴坏我了。呵呵,看来我的健美又一春来了!
      步入新的健身中心,前台微笑地说:“您好,欢迎光临XX健身!”,我回忆起8年前仅凭单双杠练习时的执著,想起自己画的卧推床的图纸,面对现在这么优越的健身条件,激情涌上心头。
      曾经真的以为这辈子就无缘健美了,没想到六年之后重新拾获了珍贵的机会,而且条件优越。热爱和等待使我用了8年时间终于成为一个初级水平的健美爱好者,恐怕是进步最慢的吧?呵呵。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3 00:03 , Processed in 0.01835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