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1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營管理] 强制评级松绑将严重冲击债投机构?NO!

[複製鏈接]

1752

主題

0

好友

7817

積分

教授

A超级战警A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難過
    2022-5-4 09:02
  • 簽到天數: 658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29716
    金錢
    15011
    威望
    7817
    主題
    1752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簽到勳章 高中生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大學生 文章勇士 文章達人 教授

    樓主
    發表於 2021-8-20 08:43:59

     债券发行市场的强制评级要求变得越来越松了。

      近日,央行提出,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使用外部评级的自主性,推动信用评级行业市场化改革,决定试点取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环节信用评级的要求。

      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解到,取消强制评级对于一些投研能力强的机构冲击有限。在过去几年信用分层不明显的背景下,很多机构早已在内部加强了信用债的研究,投资决策上也以内部研究为主。但是,政策变化也对一些内部研究能力不足的机构提出了很大挑战,不少机构已经在逐步调整内部的风控体系,一线投研人员也承担了更大的压力。

      此外,对于评级机构本身而言,评级需求减少、收入下降等压力逐步增加,国内评级机构转型的压力日益明显。

      投资机构压力增加

      8月1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使用外部评级的自主性,推动信用评级行业市场化改革,试点取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下称“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环节信用评级的要求。

      此前,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与《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办法》,也取消了公开发行公司债强制评级要求和注册环节的强制评级要求。

      目前,国内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等各类债券融资工具的强制评级要求都已经取消。

      “取消强制评级不意味着发债不评级,核心点在于降低市场对评级结果的依赖,是大势所趋,也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监管机构的共识。”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刘暮菡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刘暮菡认为,取消强制评级要求是推进债券注册制的重要一环,对债券市场以及评级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较大的正面促进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减少对信用评级结果的不合理使用,促使信用评级回归信用风险发现和预警的本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多发行人进入信用债市场。

      从市场演进的逻辑上看,取消强制评级对于不同发行人来说,影响可能有所不同。

      “对于高资质主体而言,在后续发债时可能会因较高的市场认可度而选择不评级;对于中低资质主体而言,即便是取消了强制评级要求,在后续发债时大概率仍会选择评级,以更大程度上消除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取得投资者的信任,进而最终实现顺利融资。”中证鹏元研发高级董事袁荃荃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压力在投资机构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没有评级的债券该怎样定价、如何投资,这都是投资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加强内部的信用研究团队建设,投资也是以内部的研究为主导。”上海一家券商资管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当然取消强制评级仍会对投研产生影响,比如今年以来,该公司把一些区域信用债的入库标准提升到了AAA级,一些优质企业如果发行过程中选择不评级,就需要把这些债券“手工入库”。

      “我们目前还没有类似操作过,但是可以预想到一些困难,比如‘手工入库’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出现了风险怎么划分责任,或者干脆就放弃没有评级的标的。”该资管人士说。

      业务总部在上海的一家小型券商的债券交易员王生(化名),也表达了类似的困惑。

      “我们做交易还是比较依赖评级,外部的研究报告和评级报告是我们初步筛选信用债标的的重要方式。”王生表示,目前该公司并没有完善的信用研究团队,部门仅有的一些研究人员也只能对重点标的进行覆盖,深入研究很难实现。

      从海外的经验来看,资金量大的投资者会倾向于自己购买评级,但是对于一些中小机构而言,如何对待这一部分可能增加的成本也是个问题。

      “对于债券投资者来说,失去了外部评级的参考,必然对内部评级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取消外部评级会加大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成本,有可能会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不恰当的投资决策。”袁荃荃表示,事实上,外评评级分析师通过现场调研和访谈能获得较为全面的一手资料,同时能更深入地了解发行主体的优劣势和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撰写的评级报告无疑具备很大的信息价值。尽管外部评级在风险揭示的及时性上有不足,但不可否认其仍然为投资者提供了认识发行主体的有效渠道。

      因此,新政后,投资者群体普遍将面临信息成本加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投研能力一般、尚未建立完善内评体系的中小型投资机构而言,其本身对外部评级的依赖度就很高,取消外部评级要求后所面临的挑战更大,困难更多。

      评级机构转型迫在眉睫

      相较于投资机构,评级机构遭受的冲击可能更直接。

      袁荃荃就坦言,短期内,评级需求总量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评级业务收入也随之下降,甚至对其生存造成较大影响。

      刘暮菡也表示,从取消强制评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看,未来几年将是评级市场需求的重塑期,评级机构转型期和洗牌期。随着评级行业发展逐步由“监管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短期来看评级机构可能在收入、评级技术改进等方面都有一定压力。

      “但有压力才有动力,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以及各项配套指引的完善,评级机构的生存发展更取决于投资人的认可,会更加重视‘声誉机制’,这有助于整个行业更加重视评级质量和产品服务,形成良性的行业竞争,推动评级行业在评级方法、模型等方面的不断完善,更好的发挥风险揭示及定价功能,满足资本市场信用服务新需求,从而推动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刘暮菡表示。

      刘暮菡认为,新的发展环境对于评级机构多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暮菡举例说,评级技术方面,要进一步加快评级技术体系的改进,切实有效提高评级结果区分度。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评级预警能力。

      公司治理方面,未来评级机构需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及质量控制的监督机制,把这些机制贯穿于全评级作业流程中,并不断完善现有制度及考核机制,保障评级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业务发展方面,随着评级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竞争料将更趋多元化。投资者付费模式、双评级、多评级,这些多元化评级服务都可能会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

      袁荃荃也认为,未来评级机构需要全方面加强和完善自身,包括:强化合规建设,提升自身评级独立性;加强评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高评级技术;加大科技化投入,提升预警能力;完善公司治理与管理、人才培养与激励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从长远来看,如果评级行业能够借此不断提升内控合规水平,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评级水平,增强评级质量,重塑市场秩序,进而最终提高评级行业的整体公信力,市场对评级的需求还是比较强。”袁荃荃说。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8 11:53 , Processed in 0.01865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