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1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言論]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及感悟1000字

[複製鏈接]

34

主題

1

好友

283

積分

小學生

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難過
    2024-5-19 18:32
  • 簽到天數: 10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857
    威望
    283
    主題
    34
    樓主
    發表於 2021-6-25 11:52:13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及感悟1000字:
    下午速读了古典老师《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是一本讲述“如何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的书,作者古典是国内知名的职业生涯规划师。
    我归纳了一下,作者是以“思维壁垒-心智模式-树立理想-付出行动”四步曲逻辑,由浅入深帮助我们分析常见的思维“坑”,并提出了应对方法。
    这本书有许多亮点,都是从生活点滴里取材,比如:典当梦想的房奴、不要与只想着结婚的人谈恋爱、看穿职业的艺术照等等,生动且深刻。最后给出了行必果的价值公式:价值=可交付结果价值*交付次数*时间,这是整本书的认知高点之一。
    我最近正在寻找自己的人生“需要”,所以我读这本书,最关注的内容是“如何树立人生理想”。
    三天前,我学习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防御型心智模型”一章,改掉了自己的“应该思维”,明白了人生的“动机”很重要,于是我想要找到我人生的“我需要”;然后使用了“擅长、爱好、机会”的三圈模型想要找到答案,但我又困惑于:自己只有擅长的事,却不明白自己的爱好是什么。
    今天古典老师书中的“兴趣-乐趣-志趣”关系,照亮消除了我的这个困惑。
    原来,我在对一件事充满兴趣后,仅仅出于好奇,却并没有引导自己的兴趣走向志趣,那个可以让我从中找到自己价值,并成为自己一辈子投入的东西。
    今天,我明白了它们三者的递进关系与培养方法,这算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了。
    另外,古典老师这本书里的内容观点,与我已有认知框架的知识点有连接:
    1、心智模式一章的“自证预言”,我在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程中学到过,潜意识成为命运一说与心智原理可以相应证;
    2、心智-心态-行动-结果的关系,我在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的情绪管理里也有学到过,那部分正好在讲防御型思维的心智模式为人们带来的消积情绪;
    3、古典老师的升级心智模式的方法,正好可以结合我之前学到的刘澜老师《北大领导力30讲》课程中关于“反思”的三种类型:从“混沌中察觉”是对过去的反思、“在行动中醒觉”是在行动中反思,“在行动前先知先觉”是对未来的反思,即失败预演;
    4、书中讲到的“碎掉恐惧底线”的方法,也让我联想到了吴伯凡老师《认知方法论》课程中,对待恐惧的绝望疗法;以及古典老师的“成功是离自己的目标越走越近”的观点,正好证论了我昨天听到的《伯凡日知录》关于“迭代”的概念,成功从外界看仿佛是从0到1,但实际上那是从1到N的迭代过程;
    书中还有很多观点,都在联动着我的已有认知。多读书,可以为知识们加深连接做好按摩,学习的生物学真谛就是——在大脑里不断建立连接的过程。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7 02:18 , Processed in 1.15398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