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一个傍晚,我又吃到了暌违十多年的苣麻菜。 听人讲,富人家的孩子对别人的饮食不屑一顾;而贫困人家的孩子串门则爱注意餐桌。我大概不能算是富家子弟,所以当推门进屋正赶上老师吃晚饭时,便不由朝饭桌上扫了一眼: 白铅盆里堆满着一团新绿。刚刚洗过,晶莹透亮的绿叶边缘镶着淡绿色的锯齿。肥白如玉的根茎底端由浅渐深晕上一层粉红色——这不是苣麻菜么?我抽动一下鼻子,一股熟悉的鲜嫩清香直沁心脾…… 数十年前,对生活在辽北远僻乡村的农民来说,春天既是姗姗来迟,也不那么美好可爱。“春不来,秋不走”。燥热的干风卷起沙尘,夜以继日地刮个不停。播种的犁杖前边刚走过,垅沟里已干干的没有一点儿墒。而最令人难熬的是入冬前储藏腌制的白菜萝卜土豆酸菜咸菜都已吃尽,连“二月二”栽下的蒜苗也已经剪了两茬。正当青黄不接的人们翘首以待春的到来时,苣麻菜最先在田垅、道边、山坡、河滩星星点点地“冒锥儿”了。 农妇村姑和放学的小嘎子相约结伙嘻嘻笑笑来到野外,蹲下来用一种特制的小弯刀挖苣麻菜。初春的风每至傍晚总要待一会儿。落日余晖中,村姑们挽着满满一筐苣麻菜回返了。筐里面盛回了一家人的菜肴,也盛回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将菜洗净放上炕桌,摆上一碟豆酱,(要是能弄几棵从园田挖来了发芽葱就更好了)用手捏菜蘸酱送入口中,略苦回甘,清香满口,用糖醋拌过吃,也别有一滋味儿。它标志着从此可以告别漫长的北国冬日。那种心情是大都市一年四季蔬菜满桌的人家永远无法体会的。正如明代洪应明《菜根潭》所讲:“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回想起苣麻菜伴随着我在乡下度过的岁月,如今邂逅相遇,怎能不勾起我的回忆! 老师是68届沈阳下乡知青,后来当上中学教师,然后抽回城里。几十年过去了,老师居然还没忘了苣麻菜! 我真佩服人类记忆在饮食方面的“怀旧”功能。 “哪天你来,我请你吃苣麻菜。”看到我呆呆的样子,问明原委,老师真诚地说。 这话好熟。当年知青们是懒于去野外挖菜的。他们宁可“干抱碗”。看到他们可怜的样子,大娘把丫蛋晒红了脸挖回来的苣麻菜择好洗净用笸箩端过来:“大娘请你们吃苣麻菜……”其实,农村生活十几年,许多知青哪一个没在农民家中炕头儿上尝过红壳高梁米、玉米面饼、粘面包?每逢农家杀猪、杀鸡,也要打发孩子来招呼知青们,而知青们总是欣然前往…… 如今,生活变富了,苣麻菜又回到了饮桌上。因为苣麻菜和山野菜都属于难得的绿色食品,人们追求健康,苣麻菜的身价也涨了起来,一公斤苣麻菜要12元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