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十大攝影誤解 [打印本頁]
作者: LINUS 時間: 2010-12-22 17:02
標題: 十大攝影誤解
誤解一:鏡頭反差越高,解像度就越高
有些影友,當使用某鏡頭拍攝時,會發覺所拍攝出來的影像有很高的反差(一般稱為較「硬」),又或者看起來很鮮明,便衝口而出說某某鏡頭解像一流。一旦看反差弱的照片時(即常稱作為較柔時),便聲聲道鏡頭解像不良。這一種說法,似乎有點武斷,其實解像度和反差是兩樣東西來的,不應一概而論,當然又有些相關的地方。 甚麼是解像度? 解像度(Resolution)其實是經過一些標準的測驗得來的數據,是利用一張黑白的線條圖表,在不同的光圈下用鏡頭拍攝,然而最標準的數據理應是由機器讀出,但某些雜誌或試驗所用菲林顯像作人眼判斷,這似乎會帶有一些客觀因素,如菲林的處理過程或人眼的限制等,但一般都可接受,因為至少可找出同一支鏡頭在不同情況下(不同光圈或焦距)的解像表現,毋須與其它鏡頭比較便成。一般來說,越能在同一範圍分析出越多線條的數目就越有解像力,即是較銳利的鏡頭。 甚麼是反差? 反差(Contrast)雖不代表解像度,但也不無關係,但不能說反差高,解像便高。反差其實是指鏡頭將暗位層次表達的能力,一個影像必須有光和暗兩個對比,反差高是指光與暗之間明顯分隔,而中間可能沒有太多漸層(gradation);而反差低則指光與暗之間不夠明顯或不夠鮮明,但有較多的層次,看起來可能會使人覺得較呆板。 對於彩色或黑白的影像,反差的定義也是一樣的。一般人誤會反差高是好的,沒錯,反差高確是較鮮明和調子輕快,但是沒有豐富的層次,剛才的高解像度便失去了意義,令整體的仔細表現會有阻礙。惟反差確是很主觀的東西,未必有一個標準,但具體上一支全面一點的鏡頭會較受歡迎,何況現今的菲林也有很好的反差及層次,也有不同的選擇,如專為拍人像而設的,又有專為還原準確色彩而設的菲林, 影友們也毋須太過盲目追求。
誤解二:加1B天光鏡好過UV濾鏡
每當買新鏡頭時,都會考慮買一塊保護鏡頭的濾鏡,一般1B SKYLIGHT和UV兩種,前者比後者昂貴,有人說UV只是一塊玻璃,而1B拍人像會靚些又或者拍攝的色彩會準確些,所以會偏選1B,但這種說法似乎並不太合適。 1B skylight濾鏡正式來說是一塊有顏色的顏色濾鏡,是其中一塊標準化的矯色濾鏡,可隔除360nm或以下的光波(屬於較藍色的光線至UV),並同時可輕度吸收約550nm的光波(即綠色光線),總括是用作減輕於山區或海邊拍攝時的偏藍現象和樹葉的綠色反光,在綠油油草地上拍攝人像就可能用得著。可是,在直接的陽光下拍攝,這塊1B濾鏡是全廢武功,換句話說,也僅是一塊玻璃。 UV濾鏡則是用來隔除肉眼看不見的紫外光,因此在色彩上(一般彩色菲林乳膜上根本無法對UV顯現色彩)是全無影響,但據廠方的建議,它的最大作用是將拍攝無限遠的模糊情況改善,但老實說,天氣才是最終決定因素,要是空氣中塵粒多或濕度高,加多少塊UV也是徙然的。 既然是這樣,甚麼濾鏡都不加又是否最好呢?對的,光學上是絕對是好的,因為加上了一塊玻璃,可能會弄巧反拙,但這又未必可以由肉眼察覺得到,再仔細衡量之下,買一片玻璃保護前組鏡片,似乎比起一丁點兒的光學損失來得重要。但是1B還是UV,那就悉隨尊便。但花錢買一塊有多層塗膜的UV已很足夠了,既可保護鏡頭,又可減少光學的損失,較為值得。
誤解三:專業菲林靚過業餘菲林
有一些 影友常有一錯覺,以為專業菲林的影像質素一定比業餘菲林好,但往往發覺事實又不是那麼明顯,就歸咎所用的相機、鏡頭、測光表等等不夠好,甚至是自己,這看來有點可憐。 專業菲林確有比業餘菲林優勝的地方,但不代表業餘菲林一定是差些,其實我們只想道出專業菲林是專為專業攝影師而設,要用得它們出色,辦法很簡單,學學怎樣去當一個專業攝影師便行了,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專業器材,反而是技巧,尤其是處理菲林的技巧。 各位不妨去嘗試買些專業幻燈片來試用,您會發覺陳列的地方都會有一個雪櫃,再留心菲林上的說明,除了使用限期外,還有一個建議儲存溫度,一般約為十二、三度。專業菲林靚在夠新鮮,若能在保存時依足所建議的環境,菲林會得到預期的效果,但隨意處理菲林,一時又到甲店,一時又到乙店沖曬,敢保證每次沒有不同的色彩表現才怪哩。當然,還有很多處理菲林的方法,例如曝光因素、倒易率等,或可參考說明書的指示。 業餘菲林就不同了,除了expire date外,也沒有其它的指示了,而一般都有較長較穩定的儲存期,而且寬容度高,對一般用家來說似乎較為可靠。
誤解四:閃光拍攝一定要用X同步快門
有不少中外攝影書籍也曾提及過X同步快門這東西,甚至有最快閃光同步快門這一名詞。但有不少初學攝影的朋友誤解以為閃燈拍攝時要硬性使用某一檔快門。 其實,所謂閃光同步快門或最快閃光同步快門是泛指可作閃光拍攝的快門,最快的意思是在那快門速度以上的快門不能作閃光同步,否則會拍不到全格菲林清晰的影像,這問題是存在於鏡後快門的相機上,而每部相機都有獨立的設計,故最高同步快門都不是全部一樣的。 使用閃光燈時,只要在最高同步快門下任何一檔,均可拍攝到有閃燈效果的照片,只是快門越慢,現場光之曝光時間較長而己。舉例在室內拍攝,若以最高同步快門閃光拍攝,背景未必可有足夠曝光,這使主體前景雪白光亮,而後景則昏暗漆黑;若以慢快門(甚至便攝機中所謂Slow Sync或夜景人像模式等)同步閃光拍攝,便能獲得較具現場氣氛的照片。 除此之外,利用較慢快門時,甚至可選擇前或後簾的同步閃光,你可調較快門一開啟便閃光,又可以在快門關閉前閃光,均可創造特別的拍攝效果。
誤解五:微距鏡只能作近攝?
微距鏡是專為拍攝極近距而設的,但有人說它於正常拍攝時會有質素的下降或迷信只能用在翻拍或微距拍攝用途上。其實,根據一些光學測試,無論是以1:1或1:2和1:50比例拍攝時,微距鏡頭的解像在大部份光圈下都有極優異的表現;而1:49或1:50時的測試,解像度比其它同等焦距的非微距鏡頭高很多。 然而微距鏡頭最大的問題是對焦設計是專為近距而設的,故此在數十厘米至無限遠的距離可能只須轉動對焦環不足45o,在精確度上可能大打折扣,但現今的AF 鏡頭已非常準確了,或可彌補這種問題。 故此,以微距鏡頭拍攝正常距離的景物,甚至人像是絕無問題的,f/2.5或f/2.8光圈或許不能盡用,因為常會有四角失光的情況,這是難免的,但收一級光圈已能解決,相反,拍攝微距時,細的光圈容易造成繞射現象,因而f/8到f/11都會較為適合。 但一些微距鏡用家會知道,微距鏡解像非常高,照片看下去好像有點「硬蹦蹦」,但各人有各自的喜好,選擇眾多,隨閣下所好吧 !
誤解六:入射式測光表比反射式准
這種說法不夠全面,客觀來說,其實兩者都一樣準確,但對只用單一種測光方式的人來說,相信某一種較為可靠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兩種均有各自的操作方式及量度方法。但以反射式測光表來說,就稍比入射式麻煩,因為往往要考慮18%灰度的限制,而入射式可直接量度投在主體上的光度,直接獲得光圈值。 可是,我們相機上內置的均是反射式測光表,好處是勝在夠方便,因為不用每每走在主體面前測度,而且多是TTL(Throagh the lens),鏡頭的失光、濾鏡等曝光因素也直接包括在內,減低錯誤發生,比入射式容易及可靠。但主體及背景的色彩(如黑或白)都會造成測度錯誤,惟一方法是作曝光補償,只要多練習,要獲得正確曝光並不是那麼艱難。 而入射式本身已有比反射式優勝的地方,但使用上是較為麻煩,若不介意多帶一個測光表,這也沒有問題,但千萬要緊記將鏡頭前的濾鏡等因素計算在內。 還有,如NikonF5已設有3D RGB的反射式測光表,這意味著反射式測光還有可跳出櫃框的地方,只要解決18%灰度的限制,根本不用懷疑其準確性。
誤解七:密封防潮最可靠
每逢到了雨季, 影友心情就最憂愁,因為心愛的器材隨時受潮報銷,有些人就瘋狂購買各類防潮用品,諸如吸濕器,抽濕機等。一旦下雨,就寧願把相機鏡頭藏起,變成濕度過敏狂,這樣子,整個夏天可能連一筒菲林也拍不完,可說是非常可悲。 老實說,香港這裡的氣候,要待RH低過60%的日子可謂少之又少,何況是在雨季。然而關上所有器材亦未必能完全防潮,很多人都會有經驗,放在密封盒裡的「陳年」鏡頭也會不知何解生了黴菌。其實要防止鏡頭髮霉,防的不是濕應是菌。要制止鏡頭髮霉,首要是瞭解為何會發霉,潮濕和黑暗皆是黴菌的至愛,然而菌在空氣中四散,根本防不勝防,若在密封的防潮箱裡,一樣有黴菌,若加了防潮珠(一般都會用silica gel),便能有一定的抽濕作用(但不是永久的,一當飽和便效力全失),市面有些可將水份吸進盒內的防潮器,雖然吸水效果好明顯,但筆者建議大家要小心,應勤一點檢查是否已滿或破漏,更要避免放在過度高溫的地方,因為水份一樣有可能被蒸騰出來。所以,很多人寧願有空拿鏡頭出來把玩或者使用,見一見光已可大大減少發霉的機會。而一般放在冷氣開放的房間,只要空氣流通,加上濕度低,鏡頭髮霉的機會已非常低了。 若真的要把器材藏起一段頗長的時間,最好是在濕度低的環境下,放進適量的防潮物料,以密封的箱盛載,記緊要把鏡頭清潔乾淨,以免細菌滋長。據說有些電子防潮器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價錢卻非常昂貴。
誤解八:要經常抹拭鏡片
市面有很多專為清潔鏡頭的器具甚至抹鏡藥水,究竟鏡頭應否經常需要抹拭的呢?一般 影友自然是疼愛自己的器材,看見鏡上沾了一粒塵已驚惶不已,急著買東西來清潔鏡頭。 有一些人會用有掃的氣泵把塵粒掃走或吹走,甚至用抹鏡紙及藥水擦拭,但這是不太好的,除非鏡面上所沾的污漬如手指模較難清潔,否則不要貿然用東西擦拭鏡頭表面,因為此舉可能會弄花鏡面,也可能令部份塗膜脫落,但現今的塗膜已相當穩固,然而此舉始終太危險了。 建議為鏡頭加裝一塊UV或 IB skylight濾鏡作保護,就算弄污了也可隨意抹,甚至換一塊新的,怎也比弄花鏡頭的鏡片化算得多。 若真的需要,購買鏡頭紙或鏡頭清潔劑時要小心,避免使用有酒精成分的清潔劑,因為這等會令鏡頭有所損傷,用時不要將清潔劑滴在鏡面上,若流進鏡頭內或鏡片的邊緣,亦會弄壞鏡頭。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盡量避免弄污兩端的鏡面,若沾了塵應用氣泵輕力吹走,若是沾了手指模或油漬可用高密度布料或已打磨的皮革抹拭。若是內部生了黴菌或有水氣凝結(如出入冷氣場所)時,最好交回原廠保養中心代為處理。
誤解九:50mm焦距等於人眼
人們常說50mm焦距是標準鏡,又稱與人眼的視覺效果相近,常說用50mm拍的影像就最真最寫實。但若細心從觀景器望出去,與肉眼相比,可能所見到的影像大小又不是如此,會發現50mm鏡頭下的影像會比大腦所接收的更廣闊。若論視角(Angle of View),50mm鏡頭只有46o,然而人眼可有接近120o,但為何人眼看到的又總不夠50mm鏡頭廣闊呢?問題其實是出現在影像的平面大小上和鏡片與人眼內的晶體之分別。 人眼所感光的地方是在視網膜(Retina)上,而感光細胞所聚集的地方也只限於一點,即黃點(yellow spot),感應色彩的錐形細胞(cone cells)比黑白視覺的棒形細胞(Rod cells)少和更集中。於是乎,您會發現看東西(如看書)的時候,只能習中看見中央部分,而其它圓周外的字未必能夠看清,但菲林就不同,只要鏡頭視角涵蓋,而主體又是平面的話,整個平面都會清晰,因為菲林面(24X35mm)都有相等的感光藥物。 另一方面,用50mm拍攝出來的影像,比例上與實物無分別的,只要將影像放大至與實物原大小一樣放在眼前,與你在實物前看其實是一樣,但這並非只有50mm鏡頭可以做到,80mm、100mm、180mm……都可做到。 究竟50mm真在哪裡?或許從觀景器裡看比較接近人眼所見到的,但這要視乎主體的距離,要記著:人眼看到是1:1的Life size,然而從觀景器看的是有縮細的效果。還有,50mm鏡頭的焦點或清晰平面分佈是與人眼有別,因此,說50mm與人眼接近似乎可能有點兒那個,但說50mm鏡頭沒有嚴重變形和取景範圍適中是「真」的表現也還是可以的。
誤解十:鏡頭焦距會影響透視
有些 影友常常說某某20mm鏡頭很有透視感,又話某某300mm鏡頭很有壓迫感,說這些全都因為不同焦距有不同的透視感。 事實上,透視與焦距是沒有關係的,而透視是指光線的收縮效果,如用廣角鏡從地下拍攝整座大廈時,建築物兩邊的線會向上收縮,而並不是平行的。 一般來說,共有三個主要影響透視的因素:
不變的距離 假若保持在同一位置、同一角度,與主體保持不變角度,但以不同焦距拍攝同一主體時,拍出來的照片將有不同的視場大小(Field of View),而主體也會有不同的放大率,用長些焦距的會有大一些的放大倍數;然而,透視是一點也不變的,不信可將多張用不同焦距拍攝的照片放大或縮小至同一放大倍數來看,主體與背景之比例是非常相近的,即是說透視也相近。 改變相機與主體之距離 透視與鏡頭焦距無關,但同一支鏡頭與同一個焦距,若以不同的主體與相機距離拍攝,便會有不同的透視效果。 或是,有多支不同焦距拍攝同一主體時,為了拍到接近相同大小的主體時,便更改拍攝的距離,結果20mm的會攝到更多的背景,而100mm會有接近人眼視覺的效果,而200mm又可能拍到背景與主體「壓縮」或接近了的照片。 相機與主體之角度 另一個影響透視的因素便是取景時的相機角度,若以廣角鏡拍攝時,從低角度拍攝站立著的人像時,看起來便會是上身短、下身長,而從高角度拍攝時,則會有相反的效果。若以水平向著主體拍攝,這種透視的變形便不會出現。
作者: woailzhp 時間: 2011-9-17 20:37
新手入门,学习
作者: mtggx 時間: 2011-12-9 12:17
不粗,好东西
!
作者: huoyan1963 時間: 2012-1-2 09:48
偶没单反可 学习中。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84.95.51.84/)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