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鏡頭解剖 [打印本頁]

作者: LINUS    時間: 2010-12-17 16:52
標題: 鏡頭解剖
lens.jpg
當大家開始使用DSLR的鏡頭時,往住覺得一頭霧水:Canon EF 70-200mm f/4.0 L IS USM這個名字到底是甚麼意思?Nikon DX AF-S NIKKOR 18-55mm 1:3.5-5.6 GII ED又是甚麼?這一串串的簡稱對新手來說簡直像是「外星文」。今天就讓我們以Canon、Nikon和Sony這三間廠家的一些鏡頭標籤,告訴大家這些英文簡稱的意思和用處,希望各位可以在無涯鏡海中,找到屬於你的「一葉孤舟」!
第一集:細談鏡頭上的每個文字的意思
從我們的套裝鏡頭(Kit Lens)說起套裝鏡頭(Kit Lens)往往是我們第一支作為「戰友」的鏡頭,但我們又瞭解過它們多少呢?讓我們來看看,Canon 550D、Nikon D90和Sony α 550,這三部相當受歡迎的「新手第一部機」,它們的Kit Lens到底包含了哪些技術呢?我們可以從鏡頭上的標籤看到。
跳到Canon鏡頭 | 跳到Nikon鏡頭 | 跳到Sony鏡頭

Canon EF-S 18-55mm f/3.5-5.6 IS這支鏡頭和這個焦段(18-55mm),一直都是Canon入門機的標準配置。從名字開始,我們已經可以得到一些資訊:
0034-333x500.jpg

在Canon這個牌子名之後,我們首先就看見了這一個簡稱 - EF-S,這是甚麼意思呢?其實Canon現今的鏡頭有兩種接環,一種是EF,另一種是EF-S。EF是對應全片幅機身(Full Frame)的,而EF-S接環的鏡頭是對應APS-C 格式感光元件機身的。EF格式的鏡頭是可以用在APS-C 格式感光元件機身的,但全片幅機身卻不可以用EF-S格式的鏡頭。這點於購買時需要注意!
*為甚麼EF-S格式的鏡頭不可用在全片幅?因為EF-S格式成像圈較細,無法使全片幅那比APS-C 格式大了一半的感光元件完全感光,勉強使用就會出現相當強烈的黑角。
這個數據是鏡頭的焦段(就是可以Zoom遠或Zoom近)。18(mm)代表這支鏡頭的最廣角端,55(mm)代表的是這支鏡頭的最遠攝端。事實上,這個數據當你用在400D、550D等APS-C 格式機時要把鏡頭標示的焦距乘以1.6(Canon機身)才是用於550D時的「可用」焦距。因此18-55mm的標示在Canon的APS-C格式上代表大約28mm - 88mm的可用焦距。[以下加上dd6dd7師兄的意見] 假如說在全片幅18mm鏡頭看到一幅畫,那鏡頭插在APS-C機就只看到畫的中間部份。要在全片幅相機只看到畫的中間部份,我們發現要用全片幅28mm鏡頭,所以就出現了18mm的鏡頭+APS-C機身能夠看到全片幅機身+28mm鏡頭所看到的影像。
這個數據是指鏡頭在不同焦距可用的最大光圈(注意並不是可用的光圈範圍,新手最常誤會)。光圈值實際上並不只由光圈的物理大小決定的,還同時要考慮鏡頭長度,口徑,進光量,鏡片組合造成的失光等。因此鏡頭Zoom的時候,光圈值自然有改變了。f/3.5是指鏡頭在最廣角端(18mm) 時的最大光圈,而f/5.6是指在最遠端(55mm) 時的最大光圈。當然,「最廣角」和「最遠端」會因應不同的鏡頭而有所不同。
這是Canon研發的防震技術。利用在鏡頭的浮動鏡片組,加上內置CPU,補償手震造成的光軸偏移。EF-S 18-55mm f/3.5-5.6 IS採取的是微型結構,結構較高級鏡頭的傳統防震系統簡單,但依然有達四級防震。
型號以外…..
Canon EF-S 18-55mm f/3.5-5.6 IS設有一片非球面鏡(相關文章)。這裏也可以簡單地說一說,這是一種可以修正成像誤差的鏡片,特別是可以改善邊緣像差,成像模糊的問題。
Canon EF-S 18-55mm f/3.5-5.6 IS採用DC馬達,而非大多數鏡頭採取的USM,相比之下,USM(超聲波馬達)會較快和較靜。而且這支鏡對焦時會旋轉鏡身的前端,對使用CPL偏光鏡或星鏡等可能會造成不便。

Nikon AF-S DX NIKKOR 18-105mm F3.5-5.6G ED VR這支鏡頭是Nikon其中一部十分受歡迎的入門機 - D90的Kit Lens。這支鏡頭運用了Nikon多種專門技術,讓我們也來探討一下。
AF-S_DX_Zoom-NIKKOR_18-105m-300x228.jpg

Nikon的AF-S和Canon的EF-S雖然名字上很相似,但事實上是完全不同的東西。Nikon的AF-S是指代表該鏡頭的裝載了靜音馬達(Silent Wave Motor,S),由「行波」(Traveling Waves)提供能量進行光學聚焦,可高精確和寧靜地快速聚焦。而且可全時手動對焦,即使在開啟Auto-focus時,仍可同時手動轉動對焦環來對焦,而不損壞鏡頭。
Nikon的DX格式就是和Canon的EF-S格式同一個意思,是NIKKOR專為APS-C感光元件格式的相機研發的鏡頭。同樣地,DX格式的鏡頭用在全片幅機身上會出現全黑的黑角。
Nikkor是Nikon專門出產鏡頭的品牌。Nikon在歷史上有多個副牌和專門分類的牌子。NIkkor是Nikon在1932年創立的一個專為Nikon F-MOUNT 做鏡頭的牌子,沿用至今,大多數Nikon鏡頭都會掛上Nikkor的牌子。
和上文一樣的道理,就不再多解釋了。但其中一點值得留意的是,Nikon APS-C格式的放大率是標示焦距乘1.5 ,和Canon乘1.6並不相同。因此,18-105 mm用在D90上是大約等於27-158 mm。
道理亦和上文一樣,不多解釋了。
G鏡是Nikon一種新型號設計。這種鏡頭和以往D型鏡頭最大差別有兩個:(1) 沒有光圈環 - 在菲林時代開始,光圈值是可以從鏡頭手動調較的,但如今光圈值大部份都在機身做設定,所以取消了鏡身的光圈環,以減低重量和成本。(2) 支援新技術3D矩陣測光 - 此新技術可達致更準確的測光效果。
ED是指Extra-low Dispersion超低色散鏡片。這種技術由Nikon研發,可減低鏡頭內光線折線造成的色散。而所謂色散,是指鏡頭無法把光線顏色完全還原的一種誤差。加入低色散ED鏡片有助改善這種誤差。
VR是Nikon的防震技術簡稱。和Canon的IS系統一樣,有效防止手震形成的模糊。兩者的結構上相似,但採用了不同的演算法。
型號以外….
Nikon AF-S DX NIKKOR 18-105mm F3.5-5.6G ED VR同樣設有一片非球面鏡,這點我們可以從鏡身底部Aspheric的字樣中也能得知。
內對焦技術,指由鏡頭內部的浮動鏡片組對焦,對焦時鏡筒不會旋轉,寧靜快速。使用CPL偏光鏡或星鏡等十分方便。
SWM,Silent Wave Motor,上文在述說AF-S時已有解釋,在此不詳述了。

Sony α SAL-1855/DT 18-55mm f/3.5-5.6這支鏡頭是Sony α 550(A550)的Kit Lens。在基本數據上和Canon 550D的Canon EF-S 18-55mm f/3.5-5.6 IS十分相似,而很多技術我們都己經在上文解釋了,我們就來看看屬於這支鏡的特別標籖吧。
0014-300x300.jpg
Sony的alpha系列接環,可用在α系列機身上。事實上,Sony繼承了Minolta這間著名的相機廠商,所以除了Sony的鏡外,所有Minolta的AF鏡頭都可以真接用在Sony機身上。
Sony的DT和Canon的EF-S,Nikon的DX都是專為APS-C格式單反研發的鏡頭,用在全片幅機身上會出現黑角。Sony的放大率和Nikon一樣都是1.5倍,18-55mm的數據用在機身上實際是27-82.5mm。
型號以外….
Sony 供低階及中階鏡頭使用的鏡身摩打
Sony這支鏡頭亦使用了非球面鏡及ED鏡,上文已有解釋,不再詳述。
這是因為Sony採用機身防震技術,不論任何鏡裝上機身都可得到防震效果,所以鏡身不必採用防震技術。
其他常見標籤…..
鏡身有這個按鈕,代表可切換對焦模式,A代表自動對焦,M代表手動對焦。
這個符號是指濾鏡尺寸,在符號旁的數字便是尺寸了,去買UV,CPL之類的濾鏡便要靠這個尺寸了。



作者: wufanwuf    時間: 2011-5-30 12:35
受教了,感谢说明
作者: yitianlgl    時間: 2011-7-13 13:01
还得向单反努力呀
作者: nvjingshashou    時間: 2011-9-13 14:10
我也学习一下
作者: NH001    時間: 2011-9-16 17:28
介绍得还不够清楚。
作者: janajordan    時間: 2011-9-16 18:10
学习了呀 很实用的东西
作者: kevinjoe    時間: 2011-9-24 10:48
学习了几分钟
作者: xwyreal    時間: 2011-9-29 16:24
我的是尼康18-105的套头……
作者: smqqzz    時間: 2011-11-27 19:27
很实用的帖子,适合新手学习
作者: flyhhugxd    時間: 2011-12-2 09:36
好帖,讲的很全面
作者: xfyks    時間: 2011-12-25 14:40
好文章,受教了
作者: huoyan1963    時間: 2011-12-25 19:49
绝对学习。
作者: 行云如水    時間: 2011-12-27 13:19
学习了,帮楼主顶下~
作者: feifeiee    時間: 2011-12-27 13:35
没有照相机
作者: dupengzong    時間: 2011-12-27 13:46
学习,学习。
作者: 甘草    時間: 2011-12-27 14:07
好好拆开再装上,也许还能多几个零件呢
作者: groupia    時間: 2012-1-19 09:07
很好的新手解惑贴啊
作者: huoyan1963    時間: 2012-3-10 08:32
我看太专业了
作者: tiancaituzi    時間: 2012-6-2 21:18
平拳对,一条龙,哥俩好,三星照,四喜财,五魁首,六六六,七个巧,八匹马,九连环,满堂红
作者: 4451149    時間: 2012-6-28 13:48
科普贴,谢谢了。
作者: 山东过客    時間: 2012-11-1 15:38
初学者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 24143055    時間: 2013-3-18 20:41
学习了一下
作者: hfqqwuaini    時間: 2013-3-30 15:26
hen you gan jue de yang zi
作者: binji2007    時間: 2013-4-2 11:07
谢谢大虾的慷慨奉献
作者: 9号车厢    時間: 2013-4-2 11:26

受教了,感谢说明
作者: kisschongzi    時間: 2013-4-2 11:34
支持了
作者: wllxchwll    時間: 2013-4-2 11:37
科教学习了
作者: youngseo    時間: 2013-5-22 20:29
辛苦了。学习之
作者: jerry-yang    時間: 2013-7-10 13:08
嗯 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qianda    時間: 2013-7-19 11:33
很深奥啊 没看懂
作者: qq374528610    時間: 2013-7-19 11:47
看不懂有没有
作者: hulu234    時間: 2013-7-19 21:01
还以为是尸体重现呢
作者: 373558312    時間: 2013-10-15 12:54
还得向单反努力呀

作者: a122188031    時間: 2013-11-16 22:08
太技术了  好复杂。。看不下去
作者: qianda    時間: 2013-12-30 14:03
哇 涨姿势啊 火速收藏
作者: zsyy135136    時間: 2014-1-9 11:34
这个极为有用
作者: ttlsy1234    時間: 2014-4-29 01:20
还以为要拆一个镜头。。。
作者: dotaaa    時間: 2014-5-18 21:14
自己买了个单反,都没怎么用
作者: 黑杰克    時間: 2014-5-18 21:24
懂了一点点
作者: 春天秋叶    時間: 2015-3-15 16:23
这样的镜头买不起啊,很贵啊
作者: lmeimei    時間: 2016-1-22 08:27
牛,技术真高。
作者: 2亮亮    時間: 2016-3-6 08:25
技术贴,支持 一下
作者: 何乐而不为    時間: 2016-3-6 09:08
受教了,感谢说明
作者: jibajiba159159    時間: 2016-6-8 10:08
受教了,谢谢帖主分享
作者: jibajiba159159    時間: 2016-6-8 10:09
不过感觉蛮深奥的,我这初学者,不是很懂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84.95.51.84/) Powered by Discuz! X2.5